首页预约报账一卡通岗位职责规章制度服务指南到款通知工作动态信息公开资料下载

西安工程大学2015年部门决算情况

发布时间:2016年09月30日 10:25   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根据陕西省教育厅办公室文件(陕教财办〔2016〕19号《关于做好2015年度部门决算及“三公”经费公开工作的通知》的部署要求,高度重视部门决算及“三公”经费信息公开工作,认真学习《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及省委、省政府有关精神,成立了决算公开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制度,重视决算编制工作,充分认识部门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校2015年度部门决算及“三公”经费公开内容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西安工程大学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以纺织服装为特色的高等学校。其前身为1912年创办的北京高等工业专门学校机织科,其后历经国立北平大学工学院纺织系、西北联合大学纺织系、西北工学院纺织系等发展阶段。1978年成立西北纺织工学院,隶属纺织工业部。1998年划转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陕西省管理为主。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西安工程大学。学校历经100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纺织、服装为特色,工、理、文、管、经、法、教、艺术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高校。学校现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首批陕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获批高校、陕西省博士后创新基地。100多年来,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明传承与创新等方面为地方、行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学校拥有完善的教学、科研设备和公共服务体系。学校现有金花、临潼两个校区,占地108万平方米。设有纺织与材料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管理学院、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理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艺术工程学院、应用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中澳国际学院)和体育部、思政部等13个教学单位。现有实验室5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国家级和省部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4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公共服务平台1个。各类在校学生21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9000余人,研究生近2000人。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教学优先”、“质量第一”,建立起了适应新世纪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教学体系。学校现有本科专业63个,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9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7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专业5个。学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批准的学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现有联合培养博士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0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8个(其中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11个)。陕西省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学科1个,省级优势学科3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学科1个。省级教学团队19个,省级精品课程及资源共享课程31门,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2个。学校办有面向全国发行的国内期刊《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和《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学校现有教师10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及分委员会委员7人,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400余人;二、三级教授35人,正副教授500余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优秀教师、师德先进个人8人,省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5人,享受“三秦人才津贴”专家9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3人,陕西省“三秦学者”特聘教授1人,陕西省“三五人才”3人,陕西省“百人计划”入选特聘专家7人,陕西法律“双千计划”1人,陕西省教学名师10人,陕西省优秀教师、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优秀教育工作者、高校优秀青年教师、青年科技标兵、青年科技新星、高校“巾帼建功”标兵、陕西青年五四奖章、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青年英才、陕西省“三八”红旗手等30人。

近年来,学校获得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65项;出版教材709余部,获得省、部级奖励教材30部,承担省、部级教育教学研究项目54项;承担国家攻关项目、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创新项目7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85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获得省部科学技术奖102项,学术论文被SCI、EI、ISTP收录2200余篇。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所大学、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在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了广泛合作。近年来,选送赴国外交流或参加双学位联合培养学生近500名;教师出国进修、交流300多人次,邀请国(境)外专家学者来校任教、讲学、访问900多人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3项,承担国际科研合作项目30余项。主办或承办“中国国际毛纺织会议”等大型国际学术会议20余次。

学校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秉承“实业报国,负重奋进”的办学传统,践行“厚德弘毅、博学笃行”的校训,形成了“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良好校风。近年来,先后获得陕西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委”、“文明校园”、“绿色学校”、“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省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和宣传思想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连续十多年获“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称号。学生参加科技文化活动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700余项。

当前,学校聚焦国家战略,按照“十三五”发展规划抢抓机遇,主动作为,深化综合改革,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努力抢占制高点、实现新跨越,为把学校建成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二、学校2015年工作完成情况

2015年按照学校党委部署,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抢抓高等教育发展战略机遇期,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提高质量注重内涵为主线,以特色发展求突破,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力推进“四大工程”、努力破解“三大难题”,学校综合实力和社会声誉稳步提升,各项事业取得较好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十一个方面:

(一)全力推动高水平大学建设工程,学科内涵建设取得新进展

1.内部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制定了我校《理事会章程》、《信息公开实施办法》,组建了12个学院(部)教授委员会,不断健全内部治理结构,充分发挥教授治学积极作用。深入推进综合改革,成立了学校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制定了学校综合改革方案建议初稿。

2.学科建设不断深化。启动学科专项资金平台建设,完成9个学科群立项和学科平台建设,不断优化学科结构。加大特色优势学科建设,获批专项资金242万,2个学科进入省级优势学科,4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通过考核验收。加大学科建设绩效考核,制定了各单位学科建设绩效考核年度目标任务及考核细则,完善了学科建设经费使用实施细则,确立了立项建设学科学术会议名录,完成了机构知识库项目验收和第三届学科带头人考核。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升

1.专业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有推进。加大专业改革和调整力度,完成了2个省级以上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验收,获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项,新增学士学位授权专业2个、本科专业3个。加强创新人才培养,获批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项,省级创新创业项目70个、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35个,获得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省级大赛创意奖8项,其中金奖2项。

2.本科教学工程和教改研究有成绩。深入推进本科教学工程,获批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8门、优秀教材2部、教学团队4项和教学名师2名。加大教改研究力度,获批省级教改项目7项,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4项,微课大赛省奖5项、国家奖2项。

3.教学管理不断规范,学生学科竞赛获奖有突破。修订《本科教学工作量核算办法(试行)》,新增教学课堂系数,调整工作量定额标准,授课质量不断提高。加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完成2014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15年学生荣获省部级以上大赛奖励105项,其中包括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三等奖1项,省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

(三)坚持培养与引进并举,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1.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进一步加大。充分利用国家、省上相关人才政策,2015年获批二级教授2人、三级教授3人,“西部之光”访问学者1人,国内访问学者5人,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青年英才支持计划1人,纺织之光奖教金和桑麻奖教金7人。聘用“百人计划”专家1人担任纺织学科首席顾问。

2.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与引进有成效。继续实施百名博士引培计划和经纬人才计划,2015年新增博士40名,制定教学骨干遴选办法,完成18名青年学术骨干年度考核和8名青年学术骨干遴选工作。我校博士后创新基地正式招生,与西北工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后。发挥教师发展中心功能,加强中青年教师教育培训力度,先后选派40名青年教师赴企业实践锻炼、66名教师到国内外进修学习、83名新进教师进行岗前培训。首次举办新进教师入职宣誓仪式和老教师荣休仪式,切实增强青年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深入推进“五+X”产学研协同创新工程,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能力持续增强

1.政产学研用合作有新成绩。进一步扩大产学研合作,新增产学研合作协议18项。时尚文化创意产业园正式投入运行,首批15个设计师团队入驻,时尚文化创意中心成为西安市环大学创意产业园的亮点。进一步完善研究院体制机制,新增研究院3家。以石狮研究院为代表,各类合作平台在促进我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学生就业、青年教师培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协同创新工作有新进展。召开2011协同创新中心第一届理事会暨学术委员会议,明确了4个重大科研方向。加强中心体制机制改革和管理制度建设,有效整合9个重点科研平台资源,启动28项协同创新项目。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顺利通过省上评估,并全部获得优秀等级和经费支持。其中,陕西省印染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得省上重点支持。学校成功入围首批“西安市高校技术转移创新平台建设高校”,成功加入2个技术创新联盟,其中与新疆阿拉尔棉花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已经进入实质性合作。

3.科研管理和成果获奖有新提升。制定我校《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科研经费使用。加大科研项目申报组织力度,2015年获批纵向项目224项,其中国家基金项目12项,科研到款3925.63万。积极组织申报各类科技奖励,获得各级科技奖16项,其中省部级6项。学校46项科技成果被列入2015年度全国高校纺织科技合作推介项目,名列全国纺织类高校第一名。专利授权275项,比2014年增长了13%。“三检”收录论文410余篇,其中,首次有2篇论文入选全球Top1%“ESI”高被引论文,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两名教授入选陕西省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成功举办科技大讲堂20期、学术沙龙9期和第九届中国纺织经济论坛,营造了良好学术氛围。我校《学报》被美国著名数据库收录,并获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期刊二等奖;《纺织基础学报》再次成为科技类核心期刊。

(五)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研究生工作有新成绩

1.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制定了研究生课程建设试点方案,积极推进研究生专业试点改革。编制完成12个新增硕士点培养方案,MBA学位授权点顺利通过国务院学位办评估,研究生教育内涵建设不断加强。注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评选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35个,获得陕西省第二届研究生创新成果奖12项,其中一等奖4项,在全省高校中名列前茅。积极开展研究生科技活动,举办各类学术报告170余场,研究生发表论文比2014年增长24.8%。研究生教育国际合作蓬勃开展,选送20名研究生到国外进修、深造。2015年研究生就业率达95%。

2.研究生招生工作圆满完成。顺利完成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655人,在校研究生人数达2100余人,比2014年增加了6.7%,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持续优化。完成我校第十期陕港服装营销策划硕士班招生计划30人并顺利开班。积极应对全国研究生生源减少的严峻形势,多措并举,加大宣传,争取本校生源,积极拓展校外生源,2016年推免生留本校就读比例达到99.3%。

(六)强化服务和引导,学风建设和学生教育管理有成效

1.学风建设工作扎实推进。深入开展“学风建设深化年”活动,制定落实我校《加强学生学风建设工作实施意见》,以抓考勤、强纪律为突破口,广大辅导员深入课堂、班级和宿舍,累计听课554次,教育违纪学生700余人次,学生课堂出勤率大幅提升,学风有所好转,学生考试不及格率持续下降。

2.学生教育管理和资助工作有提升。通过军训、新生教育引导月、千人舍长培训等活动,引导新生顺利完成“三个转变”。积极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关注困难和特殊学生群体。突出精准资助,全年累计资助困难生2.7万余人次,资助总金额4500多万元,积极开展感恩和励志教育,有效提升资助效果。

(七)优化结构加大宣传,招生就业工作顺利完成

1.本科招生工作圆满完成。经全校上下共同努力,圆满完成我校本专科招生计划4880人,顺利完成在陕招生计划,本科新生报到率为98.8%,生源结构进一步优化,生源质量不断提高。成功举办我校在陕招生工作总结会和招生宣传会,邀请全省70余家生源中学及招生协作单位负责人参加,加强沟通交流,为2016年招生宣传奠定基础。

2.就业工作扎实有效。完善就业指导全程化体系,规范就业工作量化考核和奖励,加大就业市场拓展力度。全年共组织各类招聘会384场,提供就业岗位10.2万个,供需比达到1:18。2015届本科毕业生离校就业率为88.87%,本科毕业生三方协议签约率为64.43%。进一步落实就业帮扶政策,发放各类就业帮扶资金29.8万元,帮扶毕业生1100余人次。

(八)、坚持开放式办学,对外交流与合作有新进展

1.国际合作不断深化。2015年新增友好合作院校10所,接待国外友好院校交流访问团组35批次,签署友好交流合作协议5个,国际合作交流的规模和层次不断提升。积极拓展高水平的学生交流项目,已形成7大类共26个平台,2015年共选派50名学生参加短期进修和联合培养项目。招收留学生35名,长短期外籍教师20名。首次组织外教公开课,效果较好。成功召开了我校陕港服装营销策划硕士项目成立十周年纪念活动,该项目已经成为我省高校与香港高校合作的典范。积极参加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教育合作交流论坛,成功举办第二届中韩传统服饰研讨会,进一步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力。

2.校友工作持续拓展。进一步完善校友网络,成立了美国、德国2个海外校友分会,首次聘任172名毕业生为校友联络员,强化校友组织和梯队建设。及时采集和收集整理我校校友白玛央金的先进事迹,不断加大知名校友信息收集和宣传力度。组织接待27批次校友返校,积极参加各地校友活动,加强学校与校友联系,进一步发挥校友在学校招生就业、科技合作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资源优势。

(九)完善内部治理体系,学校管理效能不断提升

1.内部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网络管理中心更名为网络与信息化管理处,成立财务处卡务结算中心和实验室管理处材料管理科,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机制;继续实施两校区信息化考勤、金花校区联合办公和临潼校区合同会签,不断提升两校区管理效能。

2.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稳步推进。获批6个一级学科副教授评审权,完成2012-2014年聘期教师及实验技术岗位目标任务考核和2015—2017年聘期岗位聘任工作。重新核定学校岗位设置,制定长期不在岗人员处理办法,完成首批不在岗人员清理。以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为导向,继续完善二级学院绩效评估与考核激励制度。强化分类指导,细化年底分配方案,完善绩效考核,充分调动和激发广大教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财务、国资管理和审计工作更加规范。积极拓展办学资金渠道,争取国家和地方政府在专项资金方面的支持,加强校内应收资金的收缴,为学校建设和发展提供资金保障。科学合理分配资金,“三公”经费和会议费较去年下降11.3%。加强专项经费绩效管理,截至目前,省拨专项预算已执行99.93%。完成两校区办公用房清理整改,实现资产优化配置。加强资产管理制度化、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条形码管理规定和住房分配制度,全面运行资产管理系统,实现资产条码标识,加强资产建账登记,提高资产管理工作效率。学校被教育厅评为2014年度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报表编报工作先进集体。继续开展“阳光采购”,实行招标任务“限时制”,2015年共完成采购任务1.5亿元。强化内部审计和内控管理,全年审计金额5.2亿元,审减率14.9%。

(十)改善办学条件,服务保障能力持续增强

1.实验实训平台建设不断改善。完成工程训练中心8个实训平台项目建设,购置仪器设备317件,为学生接受工程实践与创新训练奠定坚实基础。加大实验室建设投入力度,全年安排建设资金5297.7万元,实现多媒体教室“一师一麦”。积极开展实验室安全专项整治,不断提高实验室材料管理和安全运行质量。新增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

2.学校基本建设力度继续加大。临潼校区综合服务楼、Z7-Z8教师公寓楼竣工交付,Z5-Z6主体工程竣工。预留学院C、D楼已完成开工建设前各项准备,行政楼已开始设计招标,文体楼方案正在优化。临潼校区污水处理站及中水回用工程建设已进入设备调试阶段。金花校区21号楼外保温改造工程已经完成,3号住宅楼规划手续已近尾声。

3.校园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新增3种数据库和1个外文发现系统,完成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机构知识库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进一步完善数字化校园数据协同共享机制。完成新建楼宇和金花校区学生公寓的建网迁网,实现全校有线网全覆盖,制定了一卡通设备清单和系统集成方案,现已进入核心设备采购和前期施工阶段。

4.后勤保障服务能力不断提高。2015年学校累计投入资金7500万元,完成临潼校区综合大楼装修、金花校区教学楼改造、校园绿化、修缮节能改造及零星维修等120项,有效改善两校区师生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进一步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加强食堂内部管理,在保证食品卫生安全的基础上,保持饭菜质量价格基本稳定。在西临道路改造交通困难的情况下,加强通勤班车安全运行管理,确保教职工两校区通勤运输。

(十一)大力实施民生工程,校园安全和谐

1.民生工程稳步推进。积极推进解决教职工住房问题,临潼校区Z7-Z8教师公寓楼钥匙已经发放,与理工大学合作开发住宅楼项目已开工建设。积极联系理工大附小,西工院附小,做好与83中协调沟通,努力解决我校子女上学问题。继续实施教职工绩效工资倍增计划,稳步提高教职工收入水平。完成在职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调整工作。进一步提高校医院医疗服务和保障水平,组织全校45岁以上男教职工和全体女教工进行专项体检。坚持为离退休同志办好事办实事,根据省上政策,及时增加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和生活补贴,切实改善我校离退休人员的生活待遇。积极开展敬老月系列活动,丰富老同志文化生活。

2.平安校园建设不断深化。进一步加强人防、物防、技防,完成两校区摄像头检修更换、电子门禁系统投入使用,实现校园重点要害部位安防监控体系全覆盖,基本建成学校治安防控体系。重视预警研判,认真排查隐患,化解矛盾纠纷,做好值班备勤,及时处理师生突发事件。全年未发生恶性矛盾纠纷、群体性事件和重大刑事、治安案件,校园治安秩序良好。

三、2015年部门决算收支情况说明

(一)部门收支总体情况

1.收入情况

2015年收入总额60,919.36 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38,495.53 万元;事业收入21,421.76 万元;其他收入1,002.07万元。事业收入中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的收费17,602.07万元。

2.支出情况。

2015年全年支出总额52,364.54 万元。其中,基本支出39,163.76万元;项目支出13,200.78万元。
基本支出中工资福利支出17,031.53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8,918.21万元;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13,214.02万元。

项目支出中商品与服务支出99.13万元;基本建设支出1,150.00万元;其他资本性支出11,951.65万元。

(二)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明细情况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为38,495.53万元。其中基本支出34,100.72万元;项目支出4,394.81万元。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资金安排的“三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支出情况。

公共预算拨款安排的“三公”经费109万元、培训费70.92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用35万元、公务接待费29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45万元,均与上年持平,培训费支出70.92万元,较上年减少7.13万元。

2015年因公出国(境)团组4个,因公出国(境)7人次,公务用车保有量21辆,国内公务接待336批次,接待2,875人次。

四、2015年部门决算公开总表(详细数据见附件)

 附件:西安工程大学2015年部门决算公开总表

Copyright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安工程大学财务处 版权所有

地址:西安·金花南路19号[710048] E-mail:xgk@vip.163.com

当前在线人数 0